迓鼓,一種源自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主要流行於山西陽泉地區,歷史悠久,形式多樣。關於迓鼓的起源有多個版本,其中一種說法是在北宋時期,由宋將王韶在軍中創製,後來經過發展,形成了文、武兩種不同的表演形式,武迓鼓源於古代的賽神上會等祭祀儀式,由21人組成,分別持鼓、鈸、雲鑼等樂器邊奏邊舞,有固定的隊形名稱、曲牌和敲擊法;文迓鼓也稱為「花迓鼓」,集說、唱、舞、打為一體,說白為方言,合轍韻,詼諧幽默,歌唱為一目一曲,演唱時雖無伴奏,但節奏明快,舞步輕盈流暢。
迓鼓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含義。在河北磁州(今邯鄲市磁縣)和開封周邊地區,迓鼓被稱為「訝鼓」或「砑鼓」,是一種在節日慶典或迎神送神、求雨祈福等風俗儀式活動中表演的腰系大扁鼓的舞蹈形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迓鼓在民間大型廟會、祈雨迎神等活動中的表演逐漸增多,成為重要的文化表現形式。清代時,平定已有文、武、醜三種迓鼓,至今仍然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