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含義:
本義:形容桃花茂盛艷麗。
引申義:形容逃跑得無影無蹤,用作逃跑的詼諧說法。
用法:
作為謂語,用於描述逃跑的行為。
通常含有貶義,指逃跑得非常徹底,以至於無影無蹤。
來源:
成語「逃之夭夭」源自《詩經·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意形容桃花的美麗。
由於「桃」與「逃」在漢語中同音,後來被借用來形容逃跑的行為,成為一種詼諧的說法。
綜上所述,「逃之夭夭」這個成語最初用於形容桃花的茂盛和艷麗,後來因其與「逃」同音,被引申為形容逃跑得無影無蹤,通常含有貶義,用於詼諧地描述逃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