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匠,漢語詞語,讀音為yǐng jiàng,原指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中的巧匠石,以其技藝高超著稱。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徐無鬼》中的一個故事,講述了郢人讓石匠將自己的鼻子上的白堊削去,石匠技藝高超,削去白堊後鼻子未受損傷,郢人保持了原有的姿態。後來,「郢匠」被用來喻指文學巨匠,也用來形容那些在藝術、文學等領域有很高造詣的人。此外,「郢匠」還可以用來比喻那些在選拔人才、學術交流或藝術創作中擔任重要角色的人,即衡文取士的考官或砥礪切磋的師友。
在文學作品中,如唐代駱賓王的《夏日游德州贈高四》、宋代秦觀的《別賈耘老》、清代況周頤的《蕙風詞話》等,都用「郢匠」來形容或讚美那些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