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塌豆腐是山東省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魯菜中的濟南菜。鍋塌是魯菜獨有的一種烹調方法,它可做魚,也可做肉,還可做豆腐和蔬菜。豆腐經過調料浸漬,蘸蛋液經油煎,加以雞湯微火塌制,十分入味,又可稱為「鍋塌豆腐夾餡」,成菜呈深黃色,外形整齊,入口鮮香,營養豐富。最早的鍋塌系列菜是來自山東省,早在明代山東濟南就出現了鍋塌豆腐,此菜到了清乾隆年間榮升宮廷菜。後傳遍山東各地,又傳入到天津、北京及上海等地。
鍋塌豆腐的做法有很多種,其中比較典型的做法如下:
豆腐切成厚片,撒上少許鹽、胡椒粉醃製10分鐘。雞蛋打散,蔥、姜、蒜、香菜切碎,碗中加入鹽、生抽、蚝油、雞精、胡椒粉和適量清水調汁備用。鍋內倒入食用油燒熱,豆腐沾上一層乾澱粉,再粘勻蛋液,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撿入盤中備用。鍋內加入食用油燒熱,放入蔥、姜、蒜爆香,再加入煎好的豆腐和調好的料汁,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燒至剩少許湯汁,最後轉大火,加入少量水澱粉和香油收汁,撒上香菜末即可。
豆腐切塊,撒上胡椒粉和適量鹽、料酒,醃製15分鐘。將豆腐裹一層澱粉,再裹一層雞蛋液,下鍋煎至兩面焦黃。加入高湯沒過食材,中火煨燒直至湯汁濃稠,出鍋撒香蔥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