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釋道義的故事有很多,下面列舉幾個:
1. 涸轍之魚: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叫陽春的讀書人,他總是自命清高,認為自己滿腹經綸,不屑去求人辦事。有一天,他正要出遠門,但正趕上連日大旱,車軸乾裂,十分難走。走了好久好久,終於遇到一條小河溝。可是等他跳下去洗車時才發現水位很低,車子根本無法移動。於是他愁眉苦臉地坐在水邊發獃。突然一位長須飄然的老者從這裡路過,對陽春說:“我也救不了你呀!”老者對眼前的困難早已看在眼裡,說:“你想怎么辦?”陽春無奈地說:“離這裡幾里遠有個大隱士莊子,何不向他求救。”於是老者便將陽春連人帶車送到了莊子家裡,然後又獨自離開了。莊子一見陽春就問道:“聽說你很講道義,象現在天大旱情你那借雨的神龍為什麼不出來?你是死要面子不願意做損人利己的事?還是認為萬般無奈而乾不出那損人的事呢?”聽莊子這么一說,陽春如夢初醒滿臉羞愧地低下了頭。
2. 管鮑之交: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講述了鮑叔牙和管仲的友情故事。鮑叔牙和管仲在年輕時就是好朋友,他們互相幫助、共同奮鬥,最終分別在不同的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雖然鮑叔牙的財富和地位都比管仲高,但他從未因此而看不起管仲。相反,他一直對管仲十分尊重和支持,無論是在言語上還是在行動上,都充分展現了他的道義觀念。這個故事流傳至今,成為了道義的典範之一。
3. 顏回捨生取義:這個故事發生在孔子的一位學生顏回身上。顏回是一個非常有道德的人,他始終堅守道義,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有一次,顏回為了保護他人的利益,決定與一群惡勢力作鬥爭。在戰鬥中,他受到了重傷,最終不幸犧牲。這個故事表達了顏回的堅定道義觀念和他為了維護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決心。
這些故事都展示了道義的力量和重要性,提醒我們要堅守道義、尊重他人、關心社會、勇於承擔責任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