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水淹七軍的原因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為關羽主動挖開河堤,蓄水決堤以攻擊於禁的七軍。然而,根據正史記載,如《三國志》和《後漢書》,實際情況是由於當時正值梅雨季節,漢水泛濫成災,而非關羽刻意為之。具體來說:
《三國志》記載: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於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後漢書》記載:漢水溢流,害民人,關羽趁機乘船而攻,於禁等人投降。
這些記載表明,關羽確實利用了自然條件,但並非刻意蓄水和決堤。他的軍隊利用了突發的洪水條件,乘船攻擊了處於低窪地帶的於禁軍隊,導致後者投降。因此,關羽水淹七軍的描述在正史中更多地被歸因於自然現象而非人為操作。
綜上所述,關羽水淹七軍的行為在正史中並非由他刻意蓄水和決堤造成,而是得益於當時正值梅雨季節的自然條件。這種描述上的差異反映了歷史記載與文學創作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