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原名華彥鈞,是一位傑出的中國民間音樂家和正一派道士,生於1893年8月17日,逝世於1950年12月4日,享年57歲。他出生於江蘇無錫,一歲的母親去世,八歲時從無錫鄉下回到父親身邊,從小耳濡目染,喜歡上拉琴操鼓。他從小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
1905年開始,阿炳跟隨父親學習道教音樂和民間音樂,1910年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1918年父親去世後,他繼任雷尊殿的當家道士。1920年代因吸食鴉片和其他不良習慣導致雙目失明,無法繼續擔任道士職務。為了謀生,他開始以「瞎子阿炳」的名號在街頭賣藝。
阿炳的一生充滿了音樂創作的才華,他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他的作品包括《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等,這些作品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音樂的優良傳統,而且在中國近代音樂史的民族器樂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阿炳的音樂生涯在晚年得到了國際認可,1950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為他錄製了幾首二胡和琵琶曲目,這次錄音成為他音樂遺產的重要部分。儘管阿炳的一生充滿坎坷,但他的音樂才華和不朽作品使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