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bjt原理

BJT(雙極結型電晶體)的工作原理基於PN結的正嚮導通特性和載流子濃度的擴散作用。要理解BJT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基本結構和電流流向:

BJT由兩個PN結組成,一塊N型半導體和一塊P型半導體的組合,或者反過來。

在BJT中,N型半導體被稱為發射極(E),P型半導體被稱為基極(B),另一側的N型或P型半導體被稱為集電極(C)。

當BJT工作時,發射極和基極之間的PN結(發射結)正向偏置,允許電子從發射極流向基極。基極和集電極之間的PN結(集電結)反向偏置,形成電場,阻止電子直接從基極流向集電極。由於基極很薄且摻雜濃度較低,電子在基極中的運動受到限制,這導致了電子和空穴的複合。

具體來說:

在發射結正向偏置的狀態下,發射極的電子能夠通過擴散作用進入基極,並與基極中的空穴複合。這個過程形成了基極電流(IB)。

由於集電結反向偏置,集電極吸引從發射極擴散到基極的電子,這些電子通過集電極形成電流(IC)。同時,集電結的反向偏置也阻止了空穴流向集電極。

當發射結正向偏置時,發射極向基極注入電子,這些電子在基極中擴散並遇到空穴複合,形成基極電流IB。同時,一部分電子能夠穿越集電結到達集電極,形成集電極電流IC。這個過程受到基極電流IB的控制,實現了電流放大功能。

通過這種方式,BJT能夠將微小的基極電流放大成較大的集電極電流,從而實現信號的放大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