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聖張良》讀後感(一)
今天剛讀完《謀聖張良》這本書,方知項羽只所以敗,只因為他剛腹自用,不能知人善用,至死不認輸,不知自我內省,只道是天要亡他項羽,真是悲哀!可惜一代英雄,最後還是落得烏江自刎,被人大卸五塊,不能全屍,實在是悲哀!
項羽那麼英勇無敵,在那時可謂是一人天下可戰,難道他真是無人敵嗎?如過他和三國是的張飛遇見了,而且還交上了手,那麼他能打敗張鬥神嗎?在想劉邦,一個地皮流氓官才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之所以能戰勝霸王,最終一統天下建立漢家天下,因為他懂得點知人善用,任賢用能,把握民心,處事顧全大局!只可惜他還是鬱鬱而終!
《謀聖張良》讀後感(二)
近代人以行業為類別,評出了中國古代的十幾位聖人,張良赫然在列,並被冠以 「 謀聖 」 稱號,與書聖王羲之、詩聖杜甫、醫聖張仲景等人並列。《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便是一篇關於張良的傳記,文中圍繞張良一生的經歷,描述了他在複雜的政治鬥爭和尖銳的軍事鬥爭中的超群才幹,生動地刻畫了張良的為人及其性格特徵。閱畢,謀聖張良 「 狀貌如婦人好女 」 的形象躍然筆者腦海,而留侯隱忍謹慎的性格特徵、高瞻遠矚的謀略才華以及不求名利、明哲保身的極深城府更是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良,字子房,其先祖是春秋時期韓國人,因國恨家仇而曾刺殺秦王,未遂後流亡於外,幸得劉邦重用,助後者攻得天下,被封留侯。漢初三傑,張良居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曾經得意洋洋地講: 「 我之所以有今天,得益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的蕭何;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 」 三人中,以張良最得劉邦信任,而他長期輔佐劉邦、助後者取得天下的資本,則是因其隱忍謹慎的謙虛性格所帶來的。
蘇軾在其所作《留侯論》一文中論及: 「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藉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藉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斃,此子房教之也。 」 而張良本人的隱忍性格以及其日後的謀略才華,還應當得益於他年輕時與一位老人在下邳橋上的神奇巧遇。
依照《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第一次巧遇那位老父時,老人故意將自己的鞋子扔至橋下並要張良下去拿回來,張良 「 愕然,欲毆之 」 。顯然,這時的張良遇到此類怪事後的第一反應是 「 不可理喻 」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將自己的衝動付諸行動,而是考慮到對方年事已高,遵照其令而 「 下取履 」 並履之。老人去而復返,高興地對張良說: 「 孺子可教 」 ,約他五日後 「 平明 」 相會。而後又再兩次莫名其妙地以張良遲到改期相試,終授予《太公兵法》。
張良對自己依照約定 「 平明 」 前往卻反而屢遭老父無端怒責,竟任忍氣吞聲,這足見其過人之 「 忍 」 。 由於這則 「 張良奇遇 」 的故事中出現的老父跨越十三年的預言竟神奇般地成為了現實,因此許多人都對張良是否真的遇到了這位 「 奇人 」 而表示懷疑。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司馬遷的記載中,正是依靠這過人之 「 忍 」 的性格,張良才能得到 「 奇書 」 ,成為 「 奇才 」 ,才能輔佐劉邦屢出 「 奇策 」 ,從而屢建 「 奇功 」 ,才有了劉邦的天下以及漢初三傑之一的留侯。
張良的隱忍,並非消極怠工,相反地,在其助劉邦打天下、治天下的十餘年間,這種謹慎中透露出的忍耐性格一直 「 保佑 」 著張良和他的沛公劉邦。當劉邦想用兩萬兵馬攻打秦國嶢關的軍隊時,張良讓劉邦忍: 「 秦兵尚強,未可輕。 」 並建議以利誘之,然後一舉擊破,結果劉邦人馬一路高歌猛進拿下鹹陽。當劉邦攻入鹹陽並欲遷入秦宮時,張良讓劉邦忍: 「 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 『 助桀為虐 』 。 」 沛公聽之,返回霸上。當劉邦因聽聞韓信攻下齊國後想自立為齊王而大怒時,張良讓劉邦忍: 「 漢方不利,寧等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 」 劉邦於是派張良授予韓信 「 齊王信 」 的印信,並令韓信率兵征楚。
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而張良的忍不僅屢屢使得劉邦的事業化險為夷,而且還進一步促使其以自己的大謀大略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史記》所載,漢三年,項羽急圍劉邦於滎陽,酈食其進言: 「 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 」 然張良聽後卻一語道破其中敗筆,並連用九句反問,將劉邦不可聽信酈食其之計的原由剖析得一清二楚。可以說,《史記留侯世家》中張良的這段長達 400 余字的論述氣勢磅礴,環環相扣,激情澎湃卻完全基於理性分析,令筆者讀後回味無窮,對張良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酈食其在事先所引 「 湯封桀後於杞 」 、 「 武王封紂後於宋 」 及 「 秦使六國無立錐之地 」 等史實及典故,在張良的論述中被一一擊破。這足以看出張良不僅讀《太公兵法》,且對以史為鑑而治國平天下之道甚為精通。 「 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 」 同樣是立六國之後,同樣是為了平楚固漢,但若非張良及時進言,酈食其的計策恐怕就真如子房所言,令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反其故墓,而漢朝可能也就不復存在了。因此,相對於酈食其的鼠目寸光,張良的逆耳忠言顯得越發彌足珍貴,也越發折射出張良高瞻遠矚的謀略才華。
張良才略出漢初眾侯之右,但他卻絲毫沒有居高自傲之心,相反地,張良心胸寬廣,一切均以大局為重,為漢朝霸業的創立和鞏固向劉邦引介了多名得力助手。這,跟他的遠見卓識也是分不開的。漢元年,漢軍攻楚兵敗至下邑,劉邦 「 欲捐關以東等棄之 」 ,詢問眾人: 「 誰可與共功者? 」 張良直言不諱: 「 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 同時建議劉邦籠絡黥布、彭越等人。劉邦採納其計,一舉擊敗項羽。韓信也因而從此聲名鵲起,屢立頭功,戰必勝、攻必取,成為劉邦身邊的一員猛將。
如果說隱忍謹慎的性格和高瞻遠矚的謀略是古往今來眾多能人志士的共同特徵的話,那麼張良不為名利所動、明哲保身的極深城府,應該說是使其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佼佼者的主要因素;而韓信被殺,蕭何被囚,張良卻始終未傷毫毛,並身居漢初三傑之首,這也當歸功於其處處表現得急流勇退的明智選擇。
漢六年,劉邦對眾臣侯論功行賞,並對張良說: 「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 但張良的回答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 事後看來,張良的選擇十分明智,因為他這樣做的理由合理而充分。筆者個人理解其理由有二。其一,當時 「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 」 ,如若張良貿然受高帝所封三萬戶侯,在根基未穩、人心未定、百廢待興的漢朝初年,他極可能會成為朝廷、社會各種矛盾所集中關注的中心點;其二, 「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 ,與其隨他人一同爭功受封,不如安心做自己的留侯,免遭原本不必要的橫禍。
和那位工於謀天下、拙於謀自身的韓信相比,司馬遷筆下的留侯顯得穩重而真誠。張良一直都表示自己對於這樣的封賞已經十分滿足: 「 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 」 對於呂后欲阻止劉邦廢太子等涉及利害要緊的事情,張良一直都避免直面鋒芒: 「 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 」 但如果遇到劉邦駕崩,呂后 「 強食之 」 等令人棘手之狀況, 「 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 的張良也會不得已而為之,但大多時候,他仍是稱病而 「 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余 」 。
燃棧道瞞項羽、保太子平韓信、()到最後從漢宮的信任危機中及時抽身,張良的每一著棋都想在常人三、四步之前。 而他身上隱忍謹慎的性格特徵、高瞻遠矚的謀略才華以及不求名利、明哲保身的極深城府則恰恰是令張良始終足智多謀,始終為劉邦所信任,始終出他人之右的重要原因。另外,司馬遷對於張良 「 東見倉海君、得力士 」 ,遇下邳圯上老人授以《太公兵法》,十三年後取谷城山下黃石祭祀, 「 欲從赤松子游 」 等奇遇式的描寫,更是給這位漢王朝開朝元勛的一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也許,這也是張良被後人尊稱為聖人的原因之一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