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發掘人的第一

我們都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老師問全班同學,同學們,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個山峰?

大家異口同聲:珠穆拉瑪峰!

老師聽完,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立刻問:各位,那第二呢?

全班啞口無言,鴉雀無聲,於是,老師笑笑說:你們看到了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在任何比賽和考試中,度要去爭奪第一名,因為,第二名永遠沒人記得。

故事講完了,勵志嗎?

好了,接下來,我想繼續講完這個故事。

兩年前,我把這個故事同樣說給了幾個美國學生,你知道他們怎麼回答的嗎?

第一位同學:老師,為什麼我們非要別人記得,自己盡力努力過不就可以了嗎?

第二位同學:第一名只有一個人,如果都去爭第一,那誰得第二?得了第二不是會難受嗎?

第三位同學,對啊,第二難道不應該很開心,而且被表揚嗎?

最後一個同學直接用現實反駁我,他說,老師,誰告訴你誰都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什麼,第二高的峰叫做K2, 它的高度是8611米。我暑假剛和爸媽去過。

他們的答案瞬間讓我震驚了,忽然,我開始反思中國這麼多年的「第一名教育」,這些年,我們不停的教育學生第一名的重要性,逐漸忘記了,這個世界上,任何比賽第一隻有一個,可是第二第三到幾百確是大多數;我們過分的去宣傳高考狀元,卻發現很多高考失利的人竟然在今後的生活里也能出類拔萃;我們一味的去追求金牌,卻忘了銀牌、銅牌也是拿汗水淚水拼搏出來的。

魯迅先生曾經說,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些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而這些小人物,正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卻從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得到應有的褒獎和聚光,卻被莫名其妙的忽視和批評。

2016年8月,里約奧運會400自由式比賽中,孫楊0.13秒之差敗於澳大利亞選手霍頓,獲得銀牌,瞬間,媒體鋪天蓋地報導襲來,所有的標題,都在講述著一件事情:孫楊失去了金牌。

這些報導讓人不得不大跌眼鏡,因為如果我寫,一定會說,他得到了銀牌,畢竟銀牌已經很棒了,何況在此之前孫楊因為骨折耽誤了訓練,之後每天早起而且不停的惡補,就是為了奧運會能拼盡全力的比賽。

何況,本來比賽就不是為了別人,奧運精神更不是只為名次,為何要以冠軍論英雄呢。

事後,孫楊接受採訪,淚流滿面,哭的一塌糊塗,哭的讓人揪心,仿佛靈魂要被哭出來。

我不知道一個硬漢為什麼會哭,但我明白,一定是他足夠傷心或足夠委屈,才會在這麼多人面前流淚。

這些年,看孫楊的採訪,媒體都在不停的強調他對金牌的渴望和決心,這一次次的暗示,就讓大家潛移默化的覺得孫楊就等於游泳冠軍一樣。

我在微博評論里看到一句話,說他浪費了納稅人的錢。

瞬間我就炸了。

這些年,我們用第一名和金牌的道德觀綁架了多少運動員。

何況奧運會最重要的應該是精神,是不怕輸,不怕累的精神,不是金牌,更不是獎金,運動員只要拼盡全力大汗淋漓,就應該收到重視和表揚,他們沒有對不起誰,要說對不起,應該是媒體對不起他們。

孫楊沒有對不起國家,沒有對不起人民,我們看到了他的盡力,明白了他的努力,僅此就好。

其實,所有參加奧運會的健兒都是好樣的,他們為奧運會付出了太多,得到金牌我們為你驕傲,得到銀牌我們為你自豪,就算什麼也沒有,我依舊在賽場上為你歡呼、聽你歡笑。

說回第一名的事情。

每個比賽都去爭奪第一名,真的那麼重要嗎?

原來我在讀書的時候,長輩總跟我講木桶效應:他們不停的強調著我們一定要注意短板,有短板是裝不了太多水的,所以,一定要全面發展,可是,現在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並不是。

我們會發現,如果有短板,完全可以通過傾斜桶去保留更多的水,完全可以找一個更大的容器把自己放進去,也可以找一個木匠做一個密封套。

你會發現無論是牛人還是大公司,都會有自己短板,有短板的時候不是要全力去把它變長,而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取長補短。

慢慢的我們發現,這個世界缺的根本不是第一名,要的不是全面發展,需要的,是你是否不可替代。

這些年,所有的媒體都在報導高考狀元,仿佛他們就是人生的贏家,仿佛考試第一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

但事實呢?

中央教科院在2011年做過一個調查,叫做《上海教育》,得出調查結果:

「調查了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

相反,這些年,我們驚奇的發現,一些人,學歷不高,卻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和不可替代性,在這個世界嶄露頭角,他們沒有考過第一名,甚至都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有些人連學歷都沒有,竟然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著這個世界。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些年,我們總是強調第一名的教育觀,是錯的,我們不停的給學生劃陣營,說這些人是好學生,這些人是壞學生,也是錯的。

每一個學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一無二性,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發掘人的第一,而是發現人的唯一。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這個世界的分工會越來越細,任何一個人,無論學歷高低,無論讀書多少,只要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插上一面旗幟,就是第一名,就是冠軍,就應該被關注,被表揚,被重視。

每一個冠軍的背後,都有著更多的人,每個人完成更細的分工,他們也是冠軍,也是自己領域的第一名。

就像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不僅是導演的功勞,也有編劇的劇本,演員的投入,還有無數幕後的工作人員,他們共同做好了本職工作,雖默默無聞,但你能說,他們不重要嗎?

他們也是英雄,雖然不是第一名,但也應該被重視。

願我們的教育里,少用第一,多用唯一,少的表揚冠軍,畢竟,每一個參與過比賽,每一個堅持到最後,願每一個努力的人,都能得到體面的重視。

作者:李尚龍,微博@尚龍老師,著有新書《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