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井的基本意義是指從地面往下挖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它是人們取水、生活和灌溉的重要設施,因此常常用樹木圍起來作為護欄。甲骨文中的井字像兩橫兩縱的樹枝搭起來的樣子,中間部分代表井口。金文中的井字保持兩豎兩橫的形狀,中間有一個圓點表示井中有水。小篆的井字則更像現在的井字,瘦高,中間有個小短豎。現代書寫的井字省去了中間的小短豎,維持兩橫兩豎的結構。
除了作為取水設施,井在古代還有其他含義。例如,古代因井設市,所以稱人口集聚的地方為市井,後來市井便成為城鎮的代名詞。井田制是一種古代的土地制度,其劃分時分布整齊,因此井字也引申出有條理分明的意思。
此外,井字在古代還有其他多種用途和意義,包括形似水井的東西、污水池、作戰時防穴攻的地穴、泉水、王侯的墓穴、井田的劃分、人口聚居地、鄉里、家宅、法度、條理等。
綜上所述,古代的井主要是指水井,是人們生活和農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衍生出了其他與聚集地、土地制度等相關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