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潮和學說,它直接或間接地基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基本學說,並廣泛採用亞里斯多德特有的概念和方法進行哲學研究,同時建立新的理論體系。這種思想在亞里斯多德去世後三個世紀期間達到高峰,其中呂克昂學園作為希臘文化的中心,對亞里士德主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代表人物包括德奧佛拉斯多斯、歐德謨斯、阿里斯托克寒諾斯等,他們在植物學、數學、天文學、音樂理論等方面進一步發展了亞里斯多德的理論。
阿拉伯亞里斯多德主義是中世紀阿拉伯哲學家研究和採納亞里斯多德基本思想、概念和方法的學派,代表人物包括9世紀的鏗迭、10世紀的阿維森納、12世紀的阿芬帕斯和阿威羅伊,他們活躍於巴格達和西班牙,將亞里斯多德的著作翻譯為拉丁文,使其重新為歐洲人所理解,並結合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觀點,為這些譯本作了注釋。
亞里斯多德主義對西方哲學和科學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生物學、邏輯學、形上學、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例如,在倫理學上,亞里斯多德提出幸福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實現幸福的方法是實現個人的優秀品質,即「中庸之道」。
此外,亞里斯多德的教學思想也具有重要意義,他把人的靈魂分為非理性靈魂和理性靈魂兩部分,強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發展靈魂的理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