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於至善」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zhǐ yú zhì shàn,其含義和來源如下:
含義:
字面意思:達到極完美的境界。
深層含義:
強調通過不懈的努力,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即處於最完美的狀態。
來源:
出自《禮記·大學》,是古代儒家經典中的一條重要倫理命題。
《大學》中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闡述了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彰顯人的光明德性,使人民去除污染而自新,並追求達到最完善的地步。
解釋:
「止」可以理解為達到或停止,強調在道德和修養上達到一個不變的最高境界。
「至善」指的是事理當然之極,即極好的狀態,是對人們行為和品德的最高要求。
綜上所述,「止於至善」不僅是一個關於達到個人道德修養極致的成語,也蘊含了豐富的倫理和社會價值,強調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