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街活動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中國隋唐時期,最早是在春節期間,人們自發聚集一起,通過載歌載舞的方式來相互慶祝。這種活動在中國多箇地區都有舉行,其中以福建省的泉州最爲著名。踩街活動通常與元宵節或迎神賽會相關,是泉州地區的重要節慶習俗,被譽爲泉州的“狂歡節”。
踩街活動的形式多樣,包括但不限於“貢球舞”(綵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籠吹、龍虎鬥、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獅、弄龍、閣車、高腳戲、歌仔戲、裝人、紙塑巨像、“旗鑼鼓槍”等。這些活動不僅承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而且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至今仍活躍於當地社區,形成獨特的節日景觀。
踩街活動中的“裝人”(妝人)是指化裝成古戲中的人物或滑稽形象,表演者各執皮製錢鼓按音樂節奏起舞,形式多樣。此外,還會有大型的燈會巡遊,民衆製作各種花燈,在街頭巷尾展示並進行巡遊。這些活動寓意着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富民強,是敬神活動的娛樂和狂歡,也是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