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一種流行於中亞地區的傳統彈撥樂器。它在中國新疆的哈薩克族中尤為流行,同時也存在於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冬不拉是一種彈奏類樂器,其結構相對簡單,但音域廣泛,能夠演奏3、4、5、6、8度合音。
冬不拉的種類繁多,包括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品及二弦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二弦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它的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通常由松木或桑木製成,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通常張有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
冬不拉的演奏技巧多樣,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的泉水聲、鳥鳴、羊群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它不僅用於彈唱,還適合獨奏和合奏。冬不拉在哈薩克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反映了哈薩克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和歷史發展。
此外,關於冬不拉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很久以前,哈薩克人居住的森林裡有一隻兇惡的瞎熊,經常跑出來傷害人畜。國王的兒子冬不拉殺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遇難。牧民們不忍心將這個訊息告訴國王,於是有個牧民用樹枝製作了一把精美的樂器,用琴聲歌頌王子的壯舉。為了紀念王子,哈薩克人以「冬不拉」來命名這種樂器,而彈唱冬不拉的民間歌唱家被稱為「阿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