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嗟蹀躞"這個成語的讀音為咄duō、嗟jiē、蹀dié、躞xiè。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出處如下:
含義:
小步走路:形容走路時步伐小而快的樣子。
往來徘徊:指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表現出猶豫不決或心情不安的狀態。
佩帶上的飾物名:隋唐時期出現的一種功能型腰帶,稱為蹀躞帶,簡稱蹀躞。
出處: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長亭》中使用了「蹀躞」一詞,描述女郎急以椀水付之,蹀躞之間,意動神流。
唐代詩人張祜的《愛妾換馬》詩中,「嬋娟躞蹀春風裡,揮手搖鞭楊柳堤」描繪了蹀躞的場景。
北宋文學家司馬光在《涑水記聞》卷九中提到,「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納旌節告敕」,說明了蹀躞作為一種佩帶上的飾物的歷史。
綜上所述,"咄嗟蹀躞"不僅描述了行走的狀態,也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對於佩帶飾物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