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舞蹈形式多樣,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以下是一些流傳於回族地區的舞蹈:
八字大開頭:這是一種主要流傳於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阜康等縣市的回族聚居區的民間舞蹈。該舞蹈以上場、退場均邁八字步爲特點,通常放在喜慶活動的開始表演,因此得名。
尕妹子送哥:以愛情爲題材的回族民間歌舞,由一男一女(男扮女裝)表演,主要由女角主跳。男角的動作簡練,主要是給女角伴唱,並根據唱詞內容做即興表演。
八大光棍:新疆回族舞蹈形式,多由八名中青年男子(其中四人扮女)表演。動作整齊劃一,構圖簡練,節奏明快,情感質樸、坦露,表現了青年人對愛情的執着追求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湯瓶舞:流傳於寧夏回族聚居區的舞蹈。
踏腳舞: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回族同胞所獨有的一種舞蹈和攻防技能,全國只有涇源縣園子村流傳着少數民族回族的踏腳。
宴席曲、單鼓舞、吆騾子、曼蘇爾、山娃子、走出金銀灘、花兒、阿色倆目等:這些是寧夏川半個世紀以來精彩的舞蹈畫卷,展現了回族舞蹈藝術的多樣性和地域特色。
白鸚哥舞和綠鸚哥舞:主要流傳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和海東市的化隆回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等部分回族聚居區的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跳花兒舞:也稱爲“花兒步”,是回族舞蹈中的一種形式。
這些舞蹈不僅體現了回族的傳統文化和藝術風格,而且在音樂、服飾甚至道具等方面也具有地域特色,與其他少數民族舞蹈文化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