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脊吻是中國古代傳統宮殿建築上的一種裝飾元素,主要位於屋檐四個高高翹起的角上,通常呈現為走獸的形式。這些走獸的數量和種類根據宮殿或廟宇的等級而有所不同,最高等級的宮殿建築,如太和殿,垂脊吻的數量最多,有11個。隨著殿宇等級的降低,垂脊吻的數量也隨之減少。例如,乾清宮有9個,坤寧宮有7個,而東西六宮的殿頂上大部分有5個。
垂脊吻的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從前往後依次為龍、鳳、獅、五脊殿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等。其中,龍是封建社會中皇帝的象徵,鳳代表吉祥和皇後,獅象徵威武,天馬和海馬象徵著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獬豸象徵皇帝的清平公正。
垂脊吻不僅是一種裝飾元素,還具有固定屋檐下端第一塊瓦件的作用。在未形成仙人騎雞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個大長釘來固定的。
總的來說,垂脊吻不僅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獨特風格和審美,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等級制度和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