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分」這一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同的含義和套用。以下是詳細介紹:
在中國古代地理和行政區劃中,「州」最初指的是一種地理區域劃分,如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分為九州,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這些「州」是根據山川地貌特點來劃分的,不僅是行政區劃,也具有監察區的性質。
歷史上的「州」在漢朝之後有所變化,如東漢時期將疆土擴大,增加了交州和朔方,後將朔方併入並州,改雍州為涼州,梁州為益州。唐代時全國分為300多個州,到了宋元時期,州被改為府。
此外,「州」字的甲骨文形態由三條曲線和一個中間的小圓圈組成,象徵著水中的陸地。其本義是水中之陸地,後來引申為古代的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