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叔"是古代宗親稱謂,具體含義如下:
本義族叔:指的是曾祖父的親兄弟之孫中,年幼於父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族父(即從祖父的兒子)年幼於其父親,那麼這個族父就被稱為族叔。在古代五服以內,本義族叔屬於緦痲服。
裹義族叔:由於古時語言的地域習慣等因素,有時也會將比族叔本義血緣隔得更遠的「(叔)父輩」籠統地稱為族叔。這包括同族中與父同輩而年少於父的人。
引證解釋:
族父中年少於父者,亦稱同族中與父同輩而年少於父者。
南朝齊王融有《贈族叔衛軍儉》詩,以及《晉書·顧和傳》中提到:「和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榮雅重之。」這些文獻都提到了族叔的概念。
綜上所述,"族叔"這一稱謂在古代宗法體系中有著明確的含義和用法,既包括了血緣關係較近的本義族叔,也涵蓋了血緣關係相對較遠的裹義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