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南宋時期的著名理學家,出生於1130年,逝世於1200年,字元晦,後改字仲晦,號晦庵,晚年號晦翁。他出生於福建尤溪,祖籍江西婺源。朱熹是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後世的哲學和教育體系。
朱熹自幼聰穎,18歲時中進士,開始了仕途。他在官場中擔任過多個職位,但最終選擇辭官,專注於學術研究和教育。朱熹在哲學上繼承和發展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思想,強調「理」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原則。他主張「格物致知」,認為通過研究事物的道理可以達到對真理的認識。
朱熹在教育上的貢獻同樣顯著,他致力於儒家經典的研究和解釋,尤其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的註解,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的著作《四書章句集注》被官方採納為教科書,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熹晚年被尊稱為「文」(文公),並追贈太師、信國公、徽國公等職銜。他的學說和思想在後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發展,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