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麼(約1861~1911),原籍湖北襄陽,清同治初隨父逃荒下江南,定居在安徽宣城縣孫埠鎮杜村。以下是關於杜老麼的詳細介紹:
藝術成就:
擅長表演《醉酒》、《觀畫》等劇目。
唱腔和表演風格被旦角藝人奉為正宗,對皖南花鼓戲表演藝術有重要貢獻,成為該藝術形式的奠基者之一。
創新和發展了旦角表演藝術,提煉加工了燈會歌舞中的步法和身段,形成了「十樣錦」程式,成為旦角表演的基本功。
創作了《思兒望郎》中的「哭里笑、笑帶哭」的哭腔和笑腔,展現了他對情感表達的深刻理解。
家庭背景:
伯叔均為湖北民間花鼓戲藝人,家族在農閒時會有玩燈、唱戲的傳統活動。
杜老麼自幼因長相「玲瓏乖巧」而以玩燈出名,並熱愛唱花鼓戲,尤其擅長扮旦角。
藝術風格:
唱腔流利、柔和、優美,被譽為「像水一樣又流又軟」。
他的表演不僅技術高超,而且情感真摯,能夠身同感受地創作和演繹情感複雜的劇目。
杜老麼的貢獻不僅在於他的藝術成就,也在於他對皖南花鼓戲表演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他的藝術風格和創新能力為後來的藝人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