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將領和政治家,他在秦朝末年和楚漢戰爭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歷史故事,描述了韓信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和決策:
1. 胯下之辱:韓信年輕時家境貧寒,曾一度以乞討為生。有一次,他去淮陰城外河邊釣魚,一個年邁的老翁為韓信解了圍,但韓信卻沒有把老翁放在眼裡,說出了侮辱老翁的言論。結果,老翁讓韓信受了“胯下之辱”,他經過反覆考慮後接受了建議並改名換姓。
2. 舉薦難耐:在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在項梁麾下任職,項梁戰敗後歸附了劉邦。劉邦在位時間久,且對韓信不斷舉薦的人才都棄而不用,導致韓信憤憤難平。蕭何在軍營中與他交往甚密,並向劉邦極力推薦韓信。劉邦對蕭何的推薦不以為然,還認為韓信是逃犯。韓信在得知自己的舉薦不被採納後,就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後來不及向劉邦報告,親自去追趕韓信。
3. 背水一戰: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軍為了解除對楚的威脅而向趙國進攻。趙王歇和成安君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於太行山口險要之地井陘口,企圖憑藉天險與漢軍對抗。韓信針對趙軍恃險有備和疲憊不堪的特點,誘趙軍在山險易守難攻之處決戰。他派兩千輕騎出其不意地隱蔽行進,再從趙軍背後突襲趙軍大營,並移兵前壓。趙軍大營被漢軍攻破後,漢軍前後夾擊,大破二十萬趙軍。
4. 朝漢稱臣: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漢王劉邦聽從張良的計策,封韓信為楚王。韓信一方面實行“參分天下以制秦”的策略,“北舉邊地燕、齊”,這是針對劉邦採納韓信建議,“乃擇有上計者袁去疾等”,授之官職所實施的;另一方面歸降和厚待那些原為項羽效力而在戰爭中陣亡或被俘降漢的原齊、燕貴族和將領的後代,“徙其豪惡於關中”,以爭取民心。
這些故事只是韓信一生中的一部分,他的事跡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