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清朝的格格是什麼意思

清朝的「格格」含義:

正式稱號:

在後金時期,國君(大汗)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崇德元年(1636年),皇帝的女兒開始稱為「公主」,而「格格」專指王公貴胄之女。

順治十七年(1660年),「格格」的封號分為五等,具體封號取決於父親的爵位和母親的地位。

非正式稱號:

有時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如康熙年間的蘇痲喇姑被稱為「蘇痲喇姑額聶格格」。

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誤解糾正:

儘管影視作品常將「格格」與公主等同,但實際上在滿語中,「格格」的本意是小姐、姑娘或姐姐。在後金時期,各個部落酋長的女兒被稱為「格格」。

結論:清朝的「格格」一詞具有多重含義,既包括對特定女性身份的正式封號,也用於非正式場合尊稱地位高貴的女性。了解這些不同的含義有助於更準確地理解清朝社會結構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