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原理涉及物理和化學兩個方面的作用。從化學角度來看,由於空氣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當水滴落到石灰石、大理石等石塊上時,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弱酸性的碳酸,碳酸與石塊中的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導致石塊局部溶解並逐漸流失。
從物理角度來看,水滴落到石頭上時,首先被碰扁,然後向四周散開。在這一瞬間,水滴和石頭間形成了無數細小的氣泡。由於水的表面張力作用,這些氣泡的表面積會儘可能收縮到最小。氣泡收縮時壓縮內部的空氣,使得氣泡內的氣體壓強增大。當這些半徑很小的氣泡破裂時,內部的高壓氣體衝擊石頭,對石頭造成微小的損傷,日積月累,石頭便被穿透。
這兩種作用共同導致了水滴最終穿石的現象,其中化學反應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而物理作用則增強了水滴的穿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