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長兩短"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意外的災禍或危險,尤其是那些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形。這個成語的來源有幾種不同的解釋:
與棺材有關:古代的棺材由六塊木板組成,其中包括棺蓋、棺底和四塊側板。棺蓋和棺底被稱爲“天地”,側板被稱爲“日月”,前後兩塊木板被稱爲“彩頭彩尾”。在蓋棺之前,有五塊木板,其中三塊是長的,兩塊是短的,因此稱爲“三長兩短”。當人死後,棺蓋蓋上,這些木板便固定下來,因此“三長兩短”也用來借喻人的死亡和生命危險。
與歐冶子的五把劍有關:另一種說法是“三長兩短”與歐冶子鑄造的五把劍有關。歐冶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鑄劍師,他鑄造了五把劍,其中三把是長劍,兩把是短劍。這五把劍都非常鋒利,遇到這些劍的人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後世用“三長兩短”來指代各種危及人生命的風險。
與香燭有關:還有一種解釋是“三長兩短”中,“三長”指的是三柱香,“兩短”指的是兩支蠟燭。活人通常不會用到這些物品,所以當需要用到香燭時,往往是與死亡相關的情況,因此“三長兩短”也被用來指代有生命危險的情況。
綜上所述,雖然有多種解釋,但與棺材有關的解釋似乎更爲普遍和可信,因爲它直接關聯到了生死和危險的象徵。其他解釋雖然也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但它們與“三長兩短”成語的普遍用法相比,顯得較爲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