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變化的原因是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
當地球位於太陽和月球之間時,從地球上看,太陽照亮月球的部分小於月球面向地球的部分,這時的月相稱爲新月。隨着月球沿着軌道移動,被太陽照亮的區域逐漸增加,月相由新月變成彎彎的月牙,稱爲峨眉月。當月球移動到與太陽幾乎成直線的位置時,從地球上看,月球面向地球的部分達到最大,這就是滿月,也稱望。滿月後,月球面向地球的部分逐漸減少,月相又由滿月變成月牙,稱爲下弦月。
此外,月相的變化還與月球的自轉週期和公轉週期有關,月球自轉一週大約需要27.3天,而繞地球公轉大約需要29.5天,這意味着月球的同一面長時間面向地球,導致我們看到的是同一月相,這種現象稱爲潮汐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