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粘度([η])的計算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和公式進行,具體取決於所使用的標準或方法。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計算方法:
日本藥局方計算特性粘數:
增比粘度:ηsp = (η - η0) / η0 = ηr - 1,其中ηr是相對粘度,表示為T/T0(T為溶液的流出時間,T0為溶劑的流出時間)。
在無限稀釋條件下,特性粘數[η]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η] = lim(ηsp/C) as C->0,其中C是溶液的濃度,g/100mL。
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繪製ηsp/C對濃度C的圖形,其截距即為特性粘數[η]。
中國藥典特性粘度計算公式:
ηr = T/T0,其中T和T0分別是供試品溶液和溶劑的流出時間。
C為供試品的濃度,g/100mL。特性粘數[η]的計算基於ηr和C的關係。
歐洲藥典粘度的計算:
根據Martin-Staudinger-Heuer方程,特性粘數[η]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η] = K·M^α,其中K是比例常數,M是聚合物的分子量,α是經驗指數。
在實際套用中,通常通過實驗測定ηr和C的關係,然後通過圖形分析或數值方法確定[η]。
綜上所述,特性粘度的計算涉及多種方法和公式,具體套用哪種方法取決於實驗的目的、所使用的標準和可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