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又號樂山居士,生於1472年10月31日,卒於1529年1月9日,浙江餘姚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也是心學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的父親是南京吏部尚書王華。他於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成為進士,仕於孝宗、武宗、世宗三朝,歷任多種職務,包括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在此期間,他平定了南贛、兩廣的盜亂及宸濠之亂,因功獲封「新建伯」,成為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晚年,他官拜南京兵部尚書、左都御史。
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學說以「心」為宇宙本體,提出「心即理」的命題,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並倡導「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論,認為「良知」即「天理」,強調從內心去體察天理。他的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傳入日本、朝鮮等國。王守仁的著作豐富,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38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在個人生活方面,王守仁的童年生活充滿傳奇色彩。據說,他出生前夕,其祖母夢見有人從雲中送子來,夢醒時王守仁剛好出生,因此被命名為王雲。5歲時他還不會說話,後因一位高僧的指點,更名為守仁,此後他便開口說話。王守仁10歲時隨父赴京,其作詩的能力在酒宴上初露鋒芒。他自少「豪邁不羈」,13歲喪母後,曾買通巫婆捉弄其繼母。他學習並非十分用功,但常常率同伴做軍事遊戲,年輕時他出遊邊關,練習騎馬射箭,博覽各種兵法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