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該詩通過描繪秋江景色,抒發了詩人內心的鬱結和對國家的憂慮,同時也表達了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的主旨句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這兩句詩深刻地反映了杜甫長期漂泊異鄉、身體多病、孤獨登台的境況,體現了他對人生和時代的深刻感慨。
全詩通過登高所見所聞,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點,同時也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詩中的情感既悲憤又不過分,悽苦而不消沉,展現了杜甫高尚的愛國情懷和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
杜甫在創作這首詩時,已經五十六歲,生活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依託嚴武,但嚴武病逝後,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最終到達夔州。在這三年裡,他的生活依然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
總的來說,《登高》不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更是杜甫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反映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和對個人命運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