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著作
《矛盾論》是毛澤東在1937年發表的重要哲學著作,它是《實踐論》的姊妹篇,全篇約25000字,深刻地闡述了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思想——對立統一規律。該著作堅持和發展了唯物辯證法學說,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一次完整地論述了矛盾學說的科學體系,把對立統一學說同中國哲學的辯證法傳統結合起來,用中國化的方式闡釋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思想,創立了唯物主義辯證法的中國化形態。
《矛盾論》的主要內容包括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法則,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的過程中,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共性和個性的關係;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等。
總的來說,《矛盾論》對理解世界的複雜性和事物的內在聯繫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對生活、學習、工作、家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