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端午節由來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常見的說法有:

1. 紀念屈原說: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遭到了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最終被貶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都,屈原在流放過程中投江自盡。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

2. 紀念伍子胥說:伍子胥是春秋時期的吳國大夫。他為了報仇雪恨,多次與吳王夫差爭權,後來失敗被殺。他的屍體被裝進皮革袋裡沉入江底,百姓為了紀念他,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龍舟。

3. 龍的節日說:人們把端午也認為是龍的節日。龍在古代神話中是九大神獸之一,能呼風喚雨,保佑一方平安。這一天在以後就定為端午節,以示慶賀。

4. 惡日禁忌說: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據《禮記》載,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可避邪驅病。具體原因據說是這個時間段天氣變熱了,蛇、蟲等蚊蟲開始繁殖,因此便產生了端午節要除著、驅蟲的習俗。

此外還有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的傳說等。不同說法反映了人們不同的觀念和認識,但都體現了人們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