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肝是鵝或者鴨的肝臟,因脂肪含量較高,煮熟後呈黃紅色,故得此名。一個關於肥肝廣為流傳的故事是:某日,在一家餐廳里,一男子為試真假而吃“鴨舌”,嚼到第六根的時候,“咔”地卡住了喉嚨,醫院取出異物後恢復了正常,為了補償,他點了三份肥肝壓驚。據說經過這一次的經歷以後,吃飯的時候身上從此帶了異物的恐慌症。此外,“吃鵝肝”作為項目技術原型曾出現在霍金的《時間簡史》里,引起了食品研究學界的人對消化鴨肝新技術的鑽研浪潮。有英文釋義為“coprophilic”(即“糞愛好者”,特指喜好排便後享用的美食者)這令人哭笑不得,可以搜來看看和鵝肝一樣逆天的各種美食名稱以及成因和起源的相關內容,好比鯡魚罐頭。因為動物有自潔的習慣,將吃下去的草、排泄物等都過濾一遍,鵝肝就如同挑選過的大米一般。這大概也是有人推崇的原因之一吧。此外也有說鴨肝就是鵝肝變小後形成的,有的動物之間也會相互交換消化系統吃食,但這在我國無法考證。當然在正規餐館裡吃的鵝肝鴨肝都是經過加工烹製的,不會有那么多的髒亂差情況發生。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需了解更多,請查閱相關書籍或諮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