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可以反映一箇人的健康狀況和身體狀況。在中醫理論中,面部的色澤變化被用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稱爲“望色”。不同的面色可以對應不同的身體狀況:
青色。通常與寒證、氣滯、血瘀、疼痛和驚風相關。面色淡青或青黑可能由於陰寒內盛或疼痛劇烈;青灰、口脣青紫可能見於心絞痛或肺氣病;青黃相兼可能屬於肝鬱脾虛或血瘀水停。
赤色。通常與熱證相關,可能由於熱迫使血液運行導致面部血管擴張充盈。滿面通紅、目赤可能表示實熱證,而午後顴部潮紅可能屬於虛熱證。
黃色。通常與脾虛、溼證相關,可能由於營養物質無法正常傳達到臉部導致。
黑色。通常與腎虛、寒證、水飲、血淤相關。
白色。通常與虛證、寒證、失血過多相關。
此外,臉色蒼白可能表示氣血不足,而臉色蒼白伴有眩暈、心悸、乏力等症狀可能是氣虛或貧血的表現。黃臉可能由於脾胃虛弱或體內溼氣過重,而臉紅可能是由於運動、生氣引起的,也可能是陰虛、上火的表現。黑臉或深褐色面色可能與內分泌問題或某些疾病(如肝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相關。因此,觀察臉色可以作爲一種初步的健康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