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曼降解法(Edman degradation method)是一種用於分析蛋白質或肽的氨基末端序列的方法。它由菲爾·埃德曼(Pehr Edman)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
艾德曼降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弱鹼性條件下,將蛋白質或肽的氨基末端與異硫氰酸苯酯(PITC)反應,生成苯氨基硫甲醯肽(PTC-AA)。然後,在無水強酸(如三氟乙酸TFA)處理下,氨基末端的第一個殘基以2-苯氨基噻唑啉酮(ATZ-AA)的形式裂解下來。隨後,ATZ-AA在稀酸條件下轉化為更穩定的苯基乙內醯硫脲(PTH-AA)衍生物,並通過高效液相色譜進行分析,以鑑定胺基酸的類別。通過重複這一過程,可以按照從N端到C端的方向依次分析胺基酸序列。對於較長的蛋白質或多肽,可以先將其切成小的肽段進行分析,再將肽段信息拼接起來,以獲得完整蛋白質的序列信息。
艾德曼降解法的優點包括不破壞餘下的多肽鏈,允許重複進行測序,可以直接分析蛋白質或多肽樣品的N端序列,無需依賴蛋白資料庫,適用於全新且沒有資料庫信息的蛋白質或多肽的N端序列分析。該方法樣品用量少,靈敏度高,結果準確。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當N末端經過化學修飾或遇到非α-胺基酸時,無法使用此方法進行測序。此外,艾德曼降解法的通量較低,一般只能對蛋白質N端的約50個胺基酸序列進行測定,且無法同時分析多個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