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粿是一種傳統的中式小吃,主要由艾草、糯米粉和各種餡料製成,常見於清明節。其製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準備艾草。將新鮮艾草清洗乾淨,放入沸水中焯煮,加入少量小蘇打以保持顏色翠綠,煮約5至8分鐘,然後撈出並清洗2至3遍以去除苦澀味。
製作艾草泥。將處理好的艾草放入攪拌機中打成泥狀。
和面。將糯米粉和艾草泥混合,可以適量加入白糖調節口感,揉成光滑的麵團。如果麵團太乾,可以加入少量水或艾草水調節。
準備餡料。常見的餡料有肉餡、香菇、豆乾、筍乾等,根據個人口味選擇。將餡料炒香,加入調味料如鹽、胡椒粉、糖、蚝油和醬油等,調味後放涼備用。
包製艾草粿。將麵團分割成小份,每份搓成圓形後壓扁,放入適量餡料,然後封口捏緊。
蒸製。在蒸鍋中水開後,放入艾草粿蒸約10至20分鐘。
完成。蒸熟後的艾草粿色澤翠綠,軟糯可口。可以沾辣椒醬油食用。
不同地區和家庭可能會有不同的做法和風味變化,但基本步驟和原理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