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茝若"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hǎi ruò,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漢宮殿名:
位於未央宮內。
引自《文選·班固<西都赋>》中的描述:「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後妃之室,合歡、增城、安處、常寧、茝若、椒風、披香、發越、蘭林、蕙草、鴛鴦、飛翔之列。」呂延濟註:「合歡而下並殿名。」此外,唐代詩人李白在《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中也提到了「還過茝若聽新鶯」。
香草名:
指白芷和杜若,均為香草。
引自晉代張華的《雜詩》之二:「微風搖茝若,層波動芰荷。」
綜上所述,"茝若"不僅指代漢朝的一個著名宮殿,也泛指兩種香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