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大乘佛教中的一箇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發願利益一切衆生,並幫助他們獲得無上正等覺果位的心願。具體來說,菩提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其中“菩提”在梵語中意爲“覺”,即成佛。因此,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它包含了上求佛道和下化衆生的雙重願望。菩提心被認爲是成就佛果的種子,是淨法長養的基石。大乘菩薩在修行過程中必須發起這種心願,稱爲發菩提心,簡稱爲發心或發意。最初的發心稱爲初發心或新發意,是菩提的根本。
菩提心以出離心爲基礎,是對出離心的擴展和深化。它不求個人獨自解脫,而是追求衆生的最終解脫,即擺脫輪迴的束縛和無明執着。菩提心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爲基礎,並有着具體的建立步驟。在四無量心的支持下,我們願一切衆生獲得無上正等覺,徹底擺脫痛苦,得到安樂。這種發願稱爲願菩提心。發菩提心後,修行者仍可能表現出自私和愚昧,但通過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有力的方法攝持自己的言行,以幫助實現願望,這便是行菩提心。經過長期修行和積累福慧資糧,修行者最終將見到諸法實相,即勝義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