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姓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姓氏,最早源自遠古炎帝時期的補國,故址在今河南鄭州下轄的滎陽市水鎮。補國最早的古名叫補遂,為炎帝神農氏領導的部落聯盟成員。上古炎黃中原爭霸時期,補遂雖然屬於炎帝集團,卻支持黃帝部落聯盟,因而曾經被炎帝神農氏給予懲罰性討伐。補姓以國為姓稱補氏,故中華補姓基開滎陽,祖起補遂。
補姓族人一路向南向西輾轉遷迥,顛沛流離,專選交通閉塞的大山深處安身立命,也造就了補姓族人堅忍不拔的姓氏個性。他們常年足不出山,堅守故地,造就了中華最低調、最無知名度的姓氏之一。儘管補姓族人低調生存,深居簡出,但在中華歷史上仍然湧現出影響一時的補姓名人。例如補郎,苗族,夜郎馬場人,今貴州普定,漢代著名官吏;補珍珠,唐朝時期官至中常侍,深受皇帝信賴;還有現代的補家後人,在軍界、商界和學界都有卓越貢獻。
近年來,散居各地的補姓族人開始了新的聯絡。離散數百年的補姓族人重新團聚在補姓這面姓氏大旗之下,並在各地補姓族譜的基礎之上編撰《中華補氏通譜》。2013年,廣西樂業、湖南芷江先後舉行中華補姓宗親大會,在2017年中華補氏宗親大會傳承到重慶,這在補氏發展歷史上堪稱劃時代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