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疏」是漢語詞語,拼音為zhù shū,是對經書字句的註解和對這些註解的進一步闡釋的總稱。
具體來說,「注」指的是對經典文獻字詞句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這種解釋也被稱為傳、箋、解、章句等;「疏」則是對這些「注」的解釋或進一步的闡釋,被稱為義疏、正義、疏義等。在歷史上,「注」和「疏」通常分別指代不同的注釋階段或不同的注釋者對同一文獻的解釋,如《周禮》中的漢鄭玄注和唐賈公彥疏,或者《尚書》中的漢孔安國傳和唐孔穎達的正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註疏」這個詞彙也泛指對經典文獻的注釋和解釋,包括對經書字句的初始註解以及對這些註解的進一步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