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式書寫是一種現代化的書寫方式,它通過在書面句子中的詞之間增加空格,還原口語中詞的停頓界線,從而使語言閱讀更加清晰。這種方式有助於方便閱讀和提高閱讀速度。在歷史上,大約1500年前,西方語言逐漸實行了詞式書寫,即在詞和詞之間增加一個字母大小的空格,這樣可以從書面上看到詞的界線。詞式書寫習慣的文字是一種更加逼近口語事實的更加完備的文字。世界上多數語言採用詞式書寫。
詞式書寫也被稱為詞連寫或分詞連寫。在早期的詞式書寫中,還採用符號來隔離詞,例如拉丁文字早期採用的隔離詞的符號「:」,楔形文字早期採用的隔離詞的符號「、」。詞式書寫中的距離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標點符號,是用空間距離的形式來代替古代人用過的隔離詞的符號。
例如,如果用漢語拼音書寫漢語,那麼必須實行詞式書寫才方便閱讀。因此,1958年公布《漢語拼音方案》,規定了漢語音節的書寫規則,1988年又補充公布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規定漢語詞和句子的書寫規則。這樣,用漢語拼音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是: 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其中,中間的詞空格是: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詞式書寫是跟非詞式書寫對應的,是現代文字普遍採用的書寫方式,例如英語等用的拉丁文字,傳統的蒙古語文字也是採用詞式書寫,把一個詞的全部音素字連線成一個整體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