賨人,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又稱寅人、板楯蠻,主要生活在今天的四川省東部地區,他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賨人的文化和生活特點如下:
歷史由來:
商朝時期,賨人被稱為「巴方」,西周時期建立「賨國」,治地「城壩」,稱為「巴」(蛇巴)。
春秋戰國時期,賨人參與了武王伐紂的戰爭,為周朝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秦朝時期,賨人以痲布繳賦,因此被稱為「賨人」。
民族特點:
賨人勇猛彪悍,善於歌舞,以渠江流域的「城壩」為中心,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燦爛古典文明。
他們以長戈、木盾為武器,驍勇善戰,被稱為「神兵」。
文化成就:
賨人的文化在秦漢、魏晉時期的西南地區頗具影響,尤其是他們的歌舞文化。
巴渝舞是賨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劉邦將巴渝舞引入宮廷,成為宮廷舞蹈。
竹枝歌,起源於賨人民歌,後成為文人竹枝詞,是賨人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歷史變遷:
東晉末年,受到僚人的衝擊,宕渠文明廢毀,賨人四散逃亡,「賨人」名號歷時約700年。
綜上所述,賨人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文化的民族,他們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