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修(jiǎn xiū)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含義和背景:
古賢者的象徵:
蹇修,傳說中是伏羲氏的臣子,被視為古代的賢者。在《楚辭·離騷》中提到:「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脩以為理。」這裡的蹇脩被用來象徵伏羲氏的賢能,以及他作為媒介或治理者的角色。
指代媒妁:
在文學作品中,蹇修也被用來指代媒人。例如,晉郭璞的《遊仙詩》中提到:「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修時不存,要之將誰使。」這裡的蹇修就是指媒人的意思。
文化和歷史價值:
蹇修的概念不僅體現了古代文化中對賢能之士的尊敬,也反映了古代社會中介入婚姻等事務的傳統。通過文學作品中的引用,蹇修成為了連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象徵,體現了古代社會的某些風俗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蹇修這一詞語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和歷史信息,既是對古代賢能之士的象徵,也是媒妁的代稱,反映了古代社會的某些風俗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