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其起源與魏國、趙國一起,合稱為三晉。韓國最初是晉國的一部分,後來在周威烈王時期,由於韓、趙、魏三家大夫聯合攻滅了晉國,被正式冊封為諸侯國。韓虔建立了韓國,即韓景侯,並將都城定在陽翟(今河南禹州),這一事件被稱為「三家分晉」。
韓國在韓烈侯、韓文侯時期逐漸強盛,特別是在韓昭侯在位期間,韓國進行了變法,整頓政治和軍事,顯著提升了國家的綜合國力。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韓國成為七雄之一。
韓宣惠王時期,韓國正式稱王,並與楚、趙、魏、燕以及中山國結成了抗秦聯盟。然而,韓國在與秦國的戰爭中屢遭敗績,包括在修魚被秦軍擊敗,以及在岸門之戰中的失利。為了求和,韓國甚至將太子送到秦國做人質。
隨著時間的推移,韓國在秦國的攻擊下逐漸衰落。秦國不僅占領了韓國的城池,還削弱了韓國的實力。最終,韓國在秦國的進攻下滅亡,標誌著韓國歷史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