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lbp特徵

LBP特徵(Local Binary Pattern,局部二值模式特徵)是一種用於描述圖像局部紋理特徵的運算元。這種運算元最初由T. OjalaM. PietikäinenD. Harwood在1994年提出,主要套用於紋理描述。LBP特徵的計算簡單、效果良好,且數據量小,因此在計算機視覺的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如人臉識別、目標檢測和表情識別等。

原始的LBP運算元定義在一個3×3的像素鄰域內,以鄰域中心的像素值為閾值,比較相鄰8個像素的灰度值。如果周圍像素的灰度值大於中心像素值,則該像素點的位置被標記為1,否則為0。這樣,3×3鄰域內的8個點經過比較可以產生一個8位的二進制數,這個二進制數就是中心像素的LBP值。LBP值共有2^8種可能,因此LBP值有256種。這個LBP值反映了該像素周圍區域的紋理信息。

LBP特徵的優點包括灰度不變性和旋轉不變性,這使得它對光照變化不敏感。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人員對LBP運算元進行了多種改進和最佳化。例如,通過將3×3的鄰域擴展到任意鄰域,並用圓形鄰域代替正方形鄰域,改進後的LBP運算元能夠適應不同尺度的紋理特徵,同時保持了灰度和旋轉不變性。

此外,為了實現旋轉不變性,可以通過不斷旋轉圓形鄰域得到一系列初始定義的LBP值,並取其最小值作為該鄰域的LBP值。這樣的LBP運算元能夠提供更穩定的紋理特徵描述,尤其是在圖像旋轉的情況下。

總的來說,LBP特徵是一種高效且強大的圖像局部紋理特徵提取方法,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成功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