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孫中山傳讀後感

孫中山傳讀後感(一)

《孫中山》講述了中國偉大的人物孫中山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講述了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為中國革命奔走一生,最後為救國救民而鞠躬精粹的曲折歷程。

《孫中山》前有序言,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再見了,翠亨村;第二章:海外求學;第三章: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第四章:討袁護國;第五章:偉大的轉變;第六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孫中山出生貧苦,祖籍廣東,12歲時隨哥哥孫眉到夏威夷去,到了意奧蘭尼中學,全校的教師只有一個是夏威夷人,其餘都是英國人,他們用英語進行教學。孫中山聽不懂老師的話,更不認得黑板上的那些字。他沒有因此而氣餒,認真學英文,最後他把英、漢兩種語言相對地比較,英語較好學。他發現,英語有26個字母,由26個字母組成各種各樣的單詞。學校開設的課程是上私塾時所沒有的,這些課程大大地激發了他學習的積極性。在三年以後,孫中山畢業了,他的英語語法課獲得了全校第2名!後來他又到了奧阿厚書院讀書,在學校一直是優等生。

由於哥哥孫眉擔心孫中山會變成一個洋人,就迫使他離開檀香山,回到翠亨村,這時他已經是一個17歲的大小伙子了。他有了新知識、新思想,胸中燃燒著改革的熱情。他一面幫助家人做些農活,一面在村民中大力宣傳社會改革,抨擊腐敗的中國政治和落後的社會習俗。

1883年11月,孫中山再次告別家鄉、告別父母,到香港求學。他學習努力、成績優秀。他從中央書院畢業後,改學醫學,他想「由醫人而醫國,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在西醫書院念書期間,他幾乎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在宣傳革命、策劃革命上了,滿腦子都是革命思想,見人就談革命。

孫中山從西醫書院畢業後,在澳門當了一名西醫師。但他認為「醫術救人,所濟有限」,「醫國」比「醫人」更重要。1893年冬,他組織成立了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他先後組織了10次革命起義,都以失敗告終。但他沒有氣餒,繼續組織發動革命武裝起義,終於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

由於孫中山輕信袁世凱,把總統之位讓給了他,革命果實就這樣被竊取了。孫中山又開始討袁護國活動。粉碎了袁世凱的皇帝夢後,孫中山又奮起斗軍閥。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後,為求統一,扶病北上,最後鞠躬盡瘁,為革命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孫中山是我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他一生成就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推翻了統治中國268年的大清帝國,從而也就結束了自秦始皇以來綿延了2133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另一件是高舉起反帝反軍閥的旗幟,堅定地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建立了三民主義和公產主義的革命統一戰線,推動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發展。

他一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卻在失敗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他在失敗和成功的辨證統一中,鑄就了自己的人格。

他有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愈挫愈奮的堅強鬥志、永不停頓的進取精神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這就是孫中山,這就是孫中山留給我們的遺產。

孫中山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生為平民,死為平民,在平凡中見偉大。

孫中山傳讀後感(二)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題記

「和平……奮鬥……救中國!」這是一位老人臨終時的遺言,他的一生都在為這個理想奮鬥,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竟不是自己,而是人民,他是誰?他就是——孫中山先生。

千萬年後,那個拄著手杖,在風雨中疾行的醫生,該是怎樣的形象?有些人看來,他遙遠地背著一座山,煢煢而前行,雖不見前方的一點星光、一個人影;另一些人看來,他在眾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滾打於亂石的河灘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還有一些人看來,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崑崙之山,他右手舉起的手杖分明揮向每一個靈魂中的每一根長辮,而他無聲的嘆息和沉默的熱淚,分明在那黃河與怒海之間,驚濤拍岸;或有一些人看來,他不過是一具醫生的骸骨。

走近一些吧,重新想起這個漸行漸遠的名字,便會看見那不僅僅是一具屹立的骸骨,更是一個透明的靈魂。即使在漫天的陰霾下,從這個靈魂的微隙之明中,也能看到一排排顛沛流離的婦孺、一列列疲憊孤寂的男子,從黃河兩岸矢志不移地走向遠方的足跡。在那足跡之上,布滿了梧桐枝的灰燼,卻從中裊裊升起了火的鳳凰——如果說這具屹立的骸骨,承擔的是每一個悲劇生命的總和,這具骸骨掩蓋不住的明亮的靈魂,就是崑崙頂上留下的、在每一次黑夜之中輪迴的初曙。

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權民生之骨。這個清澈的靈魂:天下為公之魂。這是一個樸素的名字:孫文,他是一個醫生。這具醫生的骸骨,這個靈魂的名字,具體又是怎樣的形象?

一百多年前,他是少數幾個醫學博士的一員,這些熱門行業走出了一批批青雲直上的幸運兒。他可以選擇幸運,可他選擇的是不幸。他的不幸,並非兩袖清風白手起家之艱難,亦非九死一生之險、十次慘敗之難,而是明明可以用墨寫的謊言一時掩蓋血寫的事實、求得一把手術刀帶來的富貴與平安,他卻偏偏要折斷手術刀,從第一滴沸騰的血開始,撫慰這個民族的傷口,欲圖讓那些兩百多年前已經亡國、兩百多年後快要滅種的「國民」——他念念不忘的名字——起死回生,並重新站在崑崙之巔。按過去、現在、將來無論哪一個時代的眼光,這都是瘋子般的念頭。

可他開始了。「樸學」的故紙堆里追求「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紅頂子們,亦不乏水滴石穿的勇氣,但只有他拿出了最徹底也最不可思議的勇氣——以卵擊石的勇氣。如果說滴石之水,終究會得到歷史天平的容納,那擊石之卵,則可能一瞬間形神俱滅,只餘下一捧逐漸風乾的黃土,才能埋葬那些威名赫赫者的輕蔑。即便在那個過程中,他也有後悔的餘地,尚能在異國他鄉購置一片養牛場,或者再不濟,好歹在那昏濁的塵世中,學那孤芳自賞的天涯客,歸隱紅塵,終老於東籬漁波。但是,就如同十個、一百個、一千個雞蛋不停擊向那塊奴役的頑石,如同百片、千片、萬片飄散風中的綠葉不斷敲向那口自由的古鐘,他毅然決然地開始了廣州起義、惠州起義、潮州起義、欽州起義、南寧起義、河口起義……黃花崗起義,他也失去了陸皓東、鄒容、陳天華、吳樾、史堅如、秋瑾、林覺民、徐錫麟等諸多烈士——甚至宋教仁、黃興在槍聲和汽笛聲中永遠離他而去。

不知他的勇氣從何而來,他的力量——靈魂的力量——又如何而來。他的陵墓上鐫刻著「天下為公」,意味著他立志做黃帝魂的拯救者——這也許能解釋:重揚黃帝旗的同盟會在武昌的一聲槍響,十六年的雞蛋終於一朝撞碎了石頭,這個醫生卻沒有搖身變作歷史上成百上千畫地為隅的梟雄,而是將自己作為最後一片蛋殼,向搖搖欲墜的巨石發出了最後一擊——他竟以唾手可得的龍椅,換取韃虜內部的最後一逼。那一刻,模糊不清的堯舜禪讓,被永遠定格的現實一剎,賦予了一個醫生對一個民族毫無保留的付與。他又怎知,被後世戴上「國父」「革命先行者」兩頂桂冠的自己,卻面臨著更多的暴風冷雨?他成了被袁氏清廷餘孽四處驅趕的國父,成了被東西兩洋栽贓構陷的國父,亦成了被後世肆意塗抹的先行者。而這,究竟是竟辛亥之功的挫折過程,還是用全部的挫折和無止境的奮起,寫就的一個民族走向徹底勝利的開始?

他的形象清晰了起來:

他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從提出「驅逐韃虜」,到提出「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從提出「創立合眾政府」,到提出國家政權應該「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從提出「平均地權」,到提出「耕者有其田」……處處體現出,他能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更新、發展自己的思想。

他又是一位大公無私的愛國者。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民國初建,他將臨時大總統的崇高地位讓給袁世凱,固有「知人不明」之憾,但同時不也反映出他以天下為公,視個人權位如敝屣的博大胸懷嗎?

他還是一位勇敢無畏、不屈不撓的革命家。最初他只是一個人,然而,卻毅然、決然向清王朝這個龐然大物發起衝擊。民國建立,是他理想的成功,然而,失望與挫折接踵而來。他一次又一次掀起革命鬥爭。在晚年,他更改組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重視和扶助工農力量,為推翻北洋軍閥、統一中國的北伐戰爭打下勝利的基礎。

他不僅期望國家富強,人民民主,而且期望民生幸福。他高於他的同時代戰友的地方就在於:他在領導人民進行一般的民主革命的同時,還創造性地提出「民生」問題,要求建立一個新社會,人民普遍享有「文明之福祉」,達到「家給人足,無一夫不獲其所」的境界。

恢復中華,他勝利了;創建共和,他勝利了;重煥黃帝文化,他勝利了;揭開現代建設,他勝利了;黃埔奠基兩岸國防,他勝利了;他的繼承者們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贏來了港澳回歸,他勝利了……這位醫生在天上會怎樣俯瞰著這個苦難的民族呢?是依舊憂鬱地凝望著她的病痛?是仍然撫摸著被虛驕的訕笑所掩蓋的病灶與傷痕?還是悲憫地注視著她膝蓋之下被風化已久的鹽鹼地,恨不能再生人間、再嘗一遍俗塵的辛酸,以將她脊樑里潛伏的「強掩弱、眾暴寡」的辮子連根拔起,重生那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華夏原型,再現她「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華夏姣顏?

人們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而我卻想說「沒有孫中山就沒有新中國」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發出了召喚,淚水早已打濕了我們靈魂的信箋——我們的靈魂,就是黃帝的靈魂,就是中山的靈魂;我們每一個靈魂,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吶喊的、彷徨的、遙遠的,都早已在黃帝和中山為我們注入的血脈里,迴蕩著黃河的號角。在這號角中,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再屬於自己,同時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從此屬於我們自己。革命遠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每一個炎黃子孫,正在那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醫生的骸骨下瞻仰著凡十三億、歷八千年的靈光,他告訴我們:從這裡開始吧,邁開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難與恥辱挺進,為了我們所愛的華夏。

感由心生,藉此小吟一首,以紀念「布衣總統」國父孫中山先生:

砸碎千年封建鏈,喚醒四億夢中魂。

敵愾同讎催腐朽,滌瑕盪穢淨煙塵。

中山陵上樹長青,民族光輝炳若星。

三聯策略開新紀,四項政綱扶漢秦。

畢竟師俄開覺路,人民勝利史無前。

勵精圖治興華夏,逸仙締造艷陽天。

革命先驅揮鐵鞭,肅腥除臭淨江天。

剷除帝座滅封建,驅逐豺狼廢法權。

長我炎黃民族志,使其耕者有其田。

自由大地公天下,整飭金甌大夢圓。

孫中山傳讀後感(三)

讀完《孫中山》以後,我越來越感覺到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他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他的「博愛」和「天下為公」。我決心:一定要向他學習,刻苦學習,將來把提高人民民眾的整體生活水平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把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為自己的責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革命的火焰是紅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孫中山--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創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大總統,推翻清政府第一大功臣!他自幼便有超出凡人的智慧,他生在清朝末的一個貧苦人家,卻有著革命的強烈意識,讓人驚嘆!他不信鬼神只信科學得精神讓人不可思議!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學習西方文化長知識,多見識的一個青年。他雖然多次武裝起義失敗了,但他不灰心,在南昌起義中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

名人也有失誤的時候,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在統一中國後他為什麼會這麼迷糊想:革命勝利了,反正誰當大總統都一樣。為什麼會一樣呢?袁世凱這個傢伙開心了。就因為這新中國才晚成立了幾十年!孫中山一生是辛苦的。

這本書讓我有很多收穫,但我還那麼一句話:不付出相應的代價,不會有收穫!如:孫中山,他付出了幾年的逃亡,政府的通緝人們的思想工作……

不付出,就不會有收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