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劉紹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這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回憶了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他的家鄉的大年從臘月初一就開始預熱,一天比一天升溫,一天比一天紅火,直到年根下。臘月初一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兒,炒熟晾脆後,一家人團團圍坐,大吃大嚼;臘月初八吃臘八粥,小米、玉米糝兒、紅豆、紅薯、紅棗、栗子熬成的臘八粥,占全了色、香、味,盛在碗裡令人賞心悅目,捨不得吃……正月初一要給百家拜年,這樣才覺得得到了公認,又長了一歲。
讀完了劉先生的文章,我從心底產生了羨慕感,劉先生家鄉過年的氣氛可真濃厚啊。讀著文章,我仿佛吃到了脆生生的花生、瓜子,聞到了臘八粥的香味。我仿佛看見了小販們手上的糖葫蘆在向我招手。我也仿佛隨著小時候的作者一起說笑,猜謎語,講故事,守歲,拿紅包。與劉先生家鄉的過年氣氛相比較,我感覺揚州的過年似乎缺了點什麼。不需要動手炒花生、炒瓜子,想吃超市裡就可以買;吃臘八粥的習俗已淡化,街頭巷尾已鮮見沿街叫賣的小販,更不需要自己動手蒸饅頭,各類速凍包子應有盡有;除夕夜,大人們喝酒打牌,小孩子看電視玩遊戲,各忙各的。想到這兒,我終於知道揚州的過年缺了點年味,缺了點感覺。
隨著時代的發展,春節的傳統在逐漸淡化,年味越來越淡,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認為,無論社會怎樣變化,好的傳統應該傳承。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應該把這一傳統繼承下去並發揚光大。春節應有年味,讓我們為春節的傳承吶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