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道理,父母沒教我,老師沒教我。可以說是「昏睡」了三十年,不知碰過多少次牆、流過多少次淚才慢慢明白。
阻礙我們的往往是想法太多,擔心、疑慮、顧忌、猶豫、恐懼拚命地阻撓我們踏出第一步。
真正去做了,會發現曾經讓你害怕的事情不過如此。
倘若將「超過別人」當成奮鬥的動力,大抵不能持久。即便運氣、努力、天賦都已經到達,也不免有時候會發現:自己苦苦追尋的終點,不過是他人的起點。
努力唯一的意義在於內心的追尋,如此方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我們總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在明天,好像明天的自己會比今天更努力、更覺悟,好像一個誓言、一個決心就可以徹底改變自己。
第二天的太陽升起,你還是原來的你。聰明的人不談明天,他們總是在此刻開始做事。
我們總覺得別人成功是因為運氣好,而自己懷才不遇。
上天雖然不是你爹,但也不是你後媽。那些比你成功的人,要麼比你狠,要麼比你有才華。如果對境況不滿,更應該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省自己。
即便是出身優越的官二代、富二代,人家也沒欠你什麼。更大的可能是他們老爹老媽比你老爹老媽更聰明更努力。
其實人都差不多,沒逼到那份上,誰都願意活得體面一些。
關於人性和底線,每個人都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別人。
真正的牛逼,不是說你有多少牛逼的朋友,而是有多少朋友覺得你牛逼。
整天將「XX牛人是我朋友」掛在嘴上炫耀的人,不正說明自身沒啥值得說道的地方麼?
當你開始評論某某「好沒有修養」的時候,這種行為本身就挺沒修養的。
我們認為自身的極限,其實遠遠沒到達真正的極限。突破臨界點後,每個人都能做很多自己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
真正做到之前,我沒法相信自己可以一周減肥5斤、輕鬆跑完3000米、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假如不去試一下,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不可能」了。
不要再因為「懂得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哀嘆了,因為你出發點就搞錯了。
如果懂得道理就有用,還需要努力幹啥呢?道理給你指引了正確的方向,但你還得邁出腳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