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妻妾成群讀後感

妻妾成群讀後感(一)

蘇童的《妻妾成群》篇幅不長,可是他憑藉著簡潔明了而意蘊深長的語言,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描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以日漸沒落的大戶為例,描述深深庭院之中的情慾、爭寵、壓軋、墮落,揭露了當時傳統文化腐蝕人的身心,可是人們卻無法逃離的殘酷現實。

故事主要以頌蓮在陳府的所見所聞為主展開敘述,書中所提及的人物都與頌蓮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作者通篇以第三人稱定位進行寫作,以「旁觀者清」的姿態見證這一封建大家庭里每一個人的命運從興盛到平淡再到衰落,第三人稱的定位使文章的客觀性增強,把一個時代特徵原封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蘇童的文章注重細節的描寫和語言的運用,語言簡潔明了卻意蘊深層。

19歲的頌蓮,一名大學生,由於家道中落,為了生活,不得不嫁給年過半百的陳佐千做四姨太太。頌蓮剛進門,就享受到奢華的待遇,捶腳、有專屬丫鬟等。享受慣了虛榮、奢侈,頌蓮便離不開,於是不擇手段去爭取去留住原有的一切,最終事與願違。故事的結尾,主要人物,死的死,瘋的瘋,一個悲劇的結束卻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雁兒算是頌蓮嫁入陳家第一個接觸的人。在剛開始,對於沒有造成威脅的雁兒,頌蓮大可不必在意。可是頌蓮剛踏進陳家大門,她不甘心,卻又迫不得已接受殘酷的現實,所以她討厭陳家的一切,偏偏在這時候雁兒卻嫌棄她,一句「我是誰,你以後會知道的」說明了她此後便記下了一帳。雁兒與頌蓮結怨,卻不得不做她的丫鬟,這又是一個天意弄人。不料,這雁兒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她得知頌蓮是四太太后,認為頌蓮搶了自己的位置,便變本加厲,與老爺曖昧、勾結二太太等等,使頌蓮更加討厭她,便開始刁難她,最後間接把她逼死。頌蓮覺得自己這樣子做,無異於卓雲的所作所為,後來又由於無意,間接把梅姍害死,良心的譴責和命運的淪陷雙重打擊下,最後精神失常了。

說到陳家的兩個男人,陳佐千和陳飛浦,蘇童筆下的他們,一個好女色,一個怕女人,陳佐千為家裡的所有人都製造了牢籠,家裡的四位太太包括丫鬟都交纏在網中,陳飛浦卻一直在逃避,想逃離這個家。在頌蓮看來,這兩個男人一個是把她推向深淵的男人,在他的面前,她不得不低頭,滿足他變態的性慾望。她是多麼地討厭這個男人,卻又不得不從他身上獲取更多,滿足他的要求為求在這個家爭一席之地。另一個男人卻不同,他單純、溫柔體貼,這是她想獲得的。在這個深淵裡,遇上了這種安慰,對她來說本該是獲救,可是他卻是仇人的兒子,各種仇恨和倫理使得她不得違背自己的意願,不斷地對飛浦冷淡。

最後重點在於陳家的其它三位太太。年老色衰的大太太,表面潛心禮佛,心卻依然在爭寵的漩渦中,表現得與世無爭,實際是無能為力。在這種情境下,保住大太太的地位才占據優勢,於是她便不加入紛爭中,其實是坐收漁翁之利。二太太卓雲,佛口蛇心,剛開始故意與頌蓮交好,怎料口蜜腹劍,要不是在逼供下,雁兒供出了二太太,頌蓮還蒙在鼓裡,雖然知道真相,卻又得表面與她友好,這就是大家族裡面的暗鬥,心口不一,往往就是這些暗鬥,令人招架不住,使得這本來就高深莫測的大院增添幾分詭異的色彩,與卓雲的這段「交手」最能體現那個高門大院中的爾虞我詐。三太太梅珊恃寵生嬌,對陳佐千若即若離,喜歡把一切都掌控在股掌之中的陳佐千當然不滿意,可是偏偏又被梅姍的才色所吸引,這也是剛開始頌蓮對梅姍不滿的原因;可是日子長了,頌蓮發現自己與梅姍是同一類的人,寂寞,但不甘寂寞,努力想追求自己,她找到了寂寞的代替品,可是她忘記了,沒有永遠的朋友,即使頌蓮不是故意的,但還是把她出賣了,梅姍的死是自己悲劇的結束,卻是頌蓮悲劇的延續,和五太太悲劇的開始。

文章所要表現的主題除了是封建倫理道德對人的壓迫外,還表現在欲望無窮無盡,扭曲的人性傳遞在每一個角色身上,毀滅與被毀滅頻頻上演。具體體現在陳府的四位太太身上,同是封建「三妻四妾」傳統思想的犧牲品,他們不但沒有覺醒,反而不斷地鬥爭、排斥,最終都落入了爭鬥的漩渦里,造成了一出出悲劇。

妻妾成群讀後感(二)

前幾天我從朋友那借了蘇童的書來看,因為之前就聽說了蘇童的大名,可是一向沒有看過他的作品,便急切地抽空看完幾篇他的代表作。印象最深刻的是妻妾成群,頌蓮這個女子,不斷地在我的夢境裡出現,夢中的那口井老舊而陰森,我總是看見頌蓮坐在井邊,眼神空洞。像是被一種力量牽引著,漸漸,靠近了陳家精緻且黯淡的宅院。沉重的大門洞開,朦朧間,又看到那口井,那口訴說著無盡哀怨的宿命的古井!

又是那口井,那口如宿命般揮之不去的沉沉的井!有紫藤花搖曳,清淡地感覺不到花香,蝴蝶飛過去,跌入井邊叢生的雜草。井水深藍,落葉古舊,只有那井邊的女子,溫潤清秀地讓人眩暈。純白色裙襬揚起如飛鳥般安然。「我不跳井,我不跳井…」醒來,頌蓮幽幽的聲音依然清晰深刻,仿佛從心的最深處傳來,輕輕地,震顫著靈魂的弧度。

蘇童的妻妾成群借舊中國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小說的框架,一個男人娶了四個女人做太太。小說主人公頌蓮在陳家生活過程中充滿了曲折與迷惘,使主人公的成長充滿了自我的潛在意識:命運。追求。死亡縈繞在她的意識中,由此建構了主人公的成長過程。

妻妾成群讀起來感覺總有些像張愛玲的風格,只是在語言方面,卻不如張愛玲的語言來得深刻細膩。優點在於他從女性的視角切入,把女人細微的感情都表達了出來。他的目的又與張愛玲不一樣,張是在表現一種生活,敘述一個時代,而這部作品則是在說明一種道理,作者說「痛苦常常釀成悲劇」,或許他想說明的不只是這些。他想讀者把作品理解為「痛苦和恐懼」的故事。

也許作者本身並不是想去描述現實,去對社會人生做什麼深刻的思考,而僅僅是在向讀者講述一個故事,一個自我編織出來的夢一般的故事,一個讓人傷感的故事!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家遭不幸。無奈嫁人為妾的「新知識青年」女子頌蓮,在帶有濃厚封建宗法制度的陳家大院。在這爾虞我詐的。壓抑窒息人性的封建家庭中,如何步步為險,掙扎求存,但最後還是沒能逃脫妻妾者悲慘命運的故事。

讀罷蘇童的妻妾成群,人們都不禁悲嘆舊社會婦女的命苦,對四太太頌蓮給予深切的同情。無限的嘆惜。然而,頌蓮讓我們悲,她悲在哪兒到底小說裡面的真正悲劇在哪裡它的現實好處又在哪裡這不能不成為我們讀者思考的問題。

蘇童顯然不是在重複講述封建婚姻悲劇的故事,對於蘇童的敘事來說,「故事」似乎並不個性重要,主題甚至也無須深究。某種好處上,這篇小說表達了蘇童乃至一代青年作家奇怪的歷史觀。除佐千作為一種古舊文化的歷史記憶,他試困從年輕女性身上獲得生機,他的企圖的失敗可是象徵性地表示古舊的中國歷史已經徹底喪失了延續的可能性。在這個好處上,這篇小說無意中寫出一種歷史頹敗的情境,一種文化失敗的歷史命運。

但願「頌蓮」的悲劇不再重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