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也就是鬼的意思。每逢迎神賽就會有不同的人來扮演大大小小的鬼怪,鬼物們大約都是些粗人和鄉下人扮演的,他們穿著花花綠綠的衣裳,赤著腳。他們扮演著各種鬼怪來寄託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魯迅用風趣的語言來描述了他小時候看見的那場迎神賽,而且用生動的語言來講述了迎神賽的經過。魯迅十分懷念他小時候的時光,但在描寫中我們還可以找到他對那些封建行為的諷刺和唾棄。
他一反前態溫和的筆鋒,用犀利的語言對那些封建行為進行批判,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魯迅還把現在的想法和小時候的想法進行比較,以此來襯托出世人們庸俗的一面。又在末尾寫到「鬼神之事,難言之矣,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這裡又寫出了魯迅對「鬼神之事」的鄙夷以及對其的不屑一顧。
總體來說,魯迅在他的文章中不止一次的諷刺封建行為,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則是以回憶往事的方式來列出他小時候所看見的各種封建現象並加以批判。
魯迅不僅僅是一個作家,他還是一個戰士,正如毛澤東所說:「魯迅用他的筆戰鬥了一生。」
讀後感國中魯迅散文(二)
前天開學發了新書,第一篇課文就是魯迅的《藤野先生》,為此有點感興趣就讀了一邊,感覺到有一股對老師的親切和尊敬。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老師是一位日本人,那時的魯迅是「留學生」,可是和他們一起的留學生,都是以吃喝玩樂生活的,國家給他們最好的條件,但是有的學生是在那日本的櫻花爛漫下度過的。魯迅對此做了諷刺,我也很憤怒,所以我已經和這篇文章合為一體。
藤野先生是教醫學的,知道日本的老師工資都是很高,但是藤野先生的生活很樸素,他的穿著、及他的一切都是那末簡單隨意。可是生活隨意的藤野先生,教學的責任是那麼的細緻,兩種很矛盾的事情,成了鮮明的對比。
記得書上是這樣說的,魯迅的畫圖很好但是他畫的血管偏移了,藤野先生給他的講義做了左左右右的批註,對此事認真負責魯迅也銘記在心,也看到藤野先生但是對中國人的看法。
讀了《藤野先生》讓我知道了老師的職責和老師的生活,也深有感悟,所以我們中學生要尊敬老師,對老師的看法也要改變,也對魯迅回憶藤野先生做了最大的總結。
讀後感國中魯迅散文(三)
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後,十分羨慕魯迅先生在百草園度過的美好時光。文中充分描寫了百草園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的無限樂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光這些景色,就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百草園這個樂園仿佛會讓讀者恨不得馬上去那兒飽飽眼福呢!
文中的長媽媽還給魯迅先生講過一個關於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然而這個故事給魯迅先生有了些「後遺症」。魯迅先生從此在夏夜乘涼時,總有些擔心,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合理的寫出了魯迅先生年幼時害怕的心情。()
當魯迅先生要到上學的時候,家裡人將他送到三味書屋,也就意味著魯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蓮等……要說拜拜了。
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唯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生活。儘管如此,魯迅先生還是經常和同窗們出三味書屋後的一個小園玩。雖然能折梅花、尋蟬蛻、餵螞蟻,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這遠遠不及在百草園的自由、快活。
這篇文章不僅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達了魯迅先生兒童時代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情。